对中国足球而言,9月5日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。一年前的这一天,中国男足在世预赛上遭遇了历史性惨败,以0-7的悬殊比分不敌日本队,创下了对阵日本队的最大失利纪录。这场溃败不仅让球队士气跌至谷底创同配资,也引发了外界对国足的强烈批评,同时成为世预赛历史上单场丢球最多、比分最悬殊的失利。尽管随后伊万科维奇和队员们试图力挽狂澜,但最终排名第五的国足仍未能跻身前四,彻底失去了进军美加墨世界杯的资格。
与中国队的黯然出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印度尼西亚队成功晋级,这一反差凸显出国足复兴之路的艰难。在伊万科维奇离任后,选聘新帅成为中国足协的首要任务。惨败一周年之际,足协正式发布了国家队主教练的公开招聘公告,标志着新一轮征程的开始。然而,媒体对此反应冷淡,普遍认为当前国字号球队的核心问题在于球员实力不足,而非教练人选。
展开剩余57%有分析指出,即便聘请安切洛蒂、瓜迪奥拉这样的世界级名帅,受限于球员水平,球队依然难以取得理想成绩。据悉,虽然足协制定了详细的选聘标准,但要找到既符合要求又能长期稳定贡献的合适人选并非易事。目前国足及各年龄段国家队与亚洲强队之间存在明显差距,技术短板尤为突出。此前与东帝汶的热身赛中,不仅出现失球,赛前训练质量更遭到球迷诟病,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。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选帅不设国籍限制,本土教练与外籍教练将同台竞争。不少球迷倾向于选择本土教练,认为外教不仅成本高昂,还可能因不了解中国足球现状而难以适应。日韩足球的发展历程表明,信任本土教练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,这或许值得中国足球借鉴。
在潜在的本土候选人中,吴金贵、谢晖、陈洋等经验丰富的教练备受关注。无论最终选择外教还是本土教练,新帅都将面临艰巨挑战:不仅要构建全新的战术体系,还需统筹青训发展、梯队建设等系统工程。在薪资待遇有限的条件下,这些任务显得尤为艰巨。中国足球的复兴之路,注定任重而道远。
发布于:福建省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